夢境是潛意識的訊息,長期被我們壓抑的情緒都藏在潛意識中,等待恰當的時機被釋放。我們會夢見的,往往都是內心底層最深的糾結,做夢除了是抒發管道以外,偶爾也會帶給我們面臨難題的解方。
潛意識的世界裡沒有規則、邏輯可言,但是看似誇張荒謬的夢境,實則是用了大量的象徵手法告訴我們在現實中應該特別關注的面向。
希望透過這系列文章,幫助大家正視夢境訊息、回顧並修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犯下的錯誤。
案例分享皆徵得個案本人同意公開,並移除個人隱私資料。個案敘述夢境之用詞、對於特定議題的觀點皆為個案本人看法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我們透過與他人互動來建構價值觀、自我認同和社會定位。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座極為驚人精密的資料庫,收藏著我們認識的每一個人的性格特徵。
不論熟不熟,我們都下意識地將他們貼上標籤分門別類:冷淡的、熱情的、溫和的、強勢的,有些標籤和我們自己的個性相符,有些則相反。我們在做夢的時候,會把貼有特定標籤的「人物」拿出來用,像是拍電影需要好人、壞人等不同的角色。
這個個案夢境要談的,是「替身角色」。後續會說明為何需要替身角色現身,以下是個案夢境:
我夢到家人與我開車,
車子停在我高中同學家開的中藥行。
我當時是要走到中藥行的對街買OOO,
我透過車窗偷看一下他有沒有在他家的中藥行,結果剛好他出門要去送貨,
送貨的地方正好是我要去的OOO店。
我下車準備進去OOO店,
看到他已經在櫃檯跟OOO老闆聊天。
我印象很深刻的是,
我穿著一身黑的香奈兒套裝、
背著香奈兒classic flap的包包,
而且頭髮是有打理過的。
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故意撞他一下,
想製造偶遇的巧合。
當他被我撞一下回過頭來看我時,
我裝得很優雅問他:「 欸~你怎麼在這裡?」
但他的反應很冷淡,
只是淡淡點個頭就離開了,
一點都不像過了這麼多年沒見面的反應。
然後我就醒來了。
個案表示她跟這位高中同學其實並不熟,唯一的聯想只有「他很帥」,並且是在個案研究所畢業後才頻繁夢見他,不知道自己的潛意識是否想跟他交往。
夢境會選擇特定場景必有它的意義,因此必須先詢問OOO店之於個案本人的意義為何:
想到OOO店,我覺得會去那邊工作的人都沒什麼社會成就,還想到前男友高中時有在那裡打工過。
看到這裡,是否隱約有找到重要關鍵了呢?
個案回想起OOO店第一時間想到的並非和這位高中同學的回憶,卻是聯想到前男友,我們因此能推估夢境根本和這位很帥的高中同學無關,反而可能和前男友有關。
我詢問個案她的高中同學和前男友有何共通點,她的回應如下:
兩個都很帥, 但想想身邊的帥哥真的很多,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一直夢到高中同學,明明就不熟。 而且很奇怪的是,我研所畢業後才開始夢到他,難道我是想跟他在一起嗎?
繼續引導個案描述兩人和「其他身邊帥哥」的差異,個案表示:
我高中同學跟前男友是第一眼就讓我很心動的人。其他人帥歸帥,但好像沒有特別的感覺,只是把他們當朋友。
個案補充和前男友分手的時間點為「碩三下學期」,而開始頻繁夢見高中同學始於「碩班畢業後」,這絕非巧合。
最關鍵的,是夢中OOO店的場景觸發了個案對於前男友的回憶,想起前男友「高中時」曾在那邊打工。而前男友和個案的「高中同學」唯一共通點,就是兩人「都很帥」,能引起她的戀愛心動感,這是其他身邊帥哥友人無法帶給她的感受。
換言之,在個案的夢中,很帥的高中同學成為了前男友的替身。大腦資料庫調出個案在「高中時期」身邊出現過令她有「戀愛感」的「帥哥角色」(高中同學),來擔綱演出這場夢境的主角。
為什麼夢境會出現替身角色,而不是由當事人入夢呢?不妨想想拍電影時,何時需要替身?–––「危險的場景、有人身安全疑慮的時候」。夢裡雖然不會有生命危險,但「情緒」卻會對夢者造成心靈衝擊。
因此,當潛意識判定某角色若在夢中以真面目現身、會加重夢者情緒負擔時,就會在夢者的大腦資料庫中搜尋某個特徵「相似度高」的替身角色,以降低夢者的情緒強度,以免夢者承受不了。由此可知,若出現替身角色,代表夢者對該角色本尊的情緒糾結一定很深,否則潛意識根本不會「迴避」跟本尊正面交鋒。
回到個案的夢境,她先是「偷看」高中同學(前男友)的動向,以打扮得無懈可擊的姿態,刻意引起對方注意,換來的卻是異常冷淡的反應:
當下的反應是覺得,我打扮得這麼漂亮、這麼事業有成(事業有成才能全身香奈兒跟背香奈兒包嘛),他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,覺得很失落。
矛盾的是,個案在現實中和這位高中同學根本不算熟,就算多年沒見,應該也不至於對對方不熱絡的反應感到失望才對。可想而知,個案其實是因為「前男友」面對外貌、事業皆出色的自己毫無反應,才感到失落。若換作前男友本人入夢,個案的失落情緒可能巨大到難以想像的地步。
那麼個案對於前男友到底在糾結些什麼呢?下篇將分享個案夢中鮮明的香奈兒服裝象徵意義,以及在她的下個夢境中,再次能確認高中同學就是前男友替身的確切證據。
【解夢案例】 一直夢到很帥卻不熟的高中同學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