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個網路票選「人在死前最後悔的事」前五名如下:
除了3,其他的遺憾幾乎都和關係緊密相連。 錢幣四,講的就是造成這些悔恨遺憾的原因:
把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、
把人看作自己擁有的財產、附屬品、
把人當工具人
總之,就是將人當作物品來對待。
我們習慣拿許多能量化、外在的成就找到自我定位:
好聽的頭銜、體面的職位、優渥的薪水;感情狀態、已婚與否、有無小孩;去了哪些旅遊地、吃過幾家美食、考過幾種證照。
我們把這些一樣一樣加在自己身上,像是囤物癖患者拼命累積,一項也不肯丟。
哪怕東西都生了灰塵無處可用,但因為那都是「我的」,都是證明「我是某某某」的理由,所以不肯放手,久了卻也找不回怦然心動。
「無聊、找不到意義」於是開始滋生。
而放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就變成了這幅景象:
「你」是「我」的,我有權決定怎麼使用「我的東西」,哪怕我長時間不會用到,你也必須待在我的倉庫裡。
換言之, 沒有意義的關係,只能淪為物品。
但人不會甘心只是被當作物品來對待。
建立關係從來都不是銀貨兩訖,而是有意義的連結。
錢幣四提醒我們外在已經擁有的夠多了,無止盡的外在索求無法止內在匱乏的渴。
單純的資訊或物質交換無法收買人心,換不到真摯的友誼、深刻的感情、溫暖的親情。
給予愛和關心,才是把人當人的開始。
祝福你用敞開的心,在本週與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。
週一,加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