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司是宗教祭祀活動中的最高執掌人員,基督教開啟了父系社會主流價值,只有男性能擔任祭司一職,因為女性的生理現象—經血,被認為會褻瀆神明。
然而許多國家早期文化中,祭司的職位向來是由女性掌管。這些被部落奉為最有智慧的女性們無所不知,終生不婚的她們將自己奉獻給世俗和靈性知識,為部族祈雨、降福、治病解厄。
女祭司和女皇牌可說是女性的一體兩面,也是讓部份女性糾結自我認同的根源:
處女身的女祭司沒有養兒育女俗務纏身,因此能常保青春永駐,也能專心致志於專業技能發展;擁有子嗣的女皇則是人類母親的典型,家庭是她的核心,透過奉獻愛來感受情感的完滿豐盛。
有時兩方會羨慕,甚至嫉妒彼此的狀態:女祭司渴望著女皇的情感生活,女皇則感嘆沒有女祭司的自由。
儘管現代社會女性意識已逐漸抬頭,認為女性的終極目標必須是「女皇」的人卻不在少數,拿該標準來審視能自給自足的「女祭司們」:
妳應該、妳不能、妳不配。
如同早期的父權社會,逆位的女祭司就是落入了不被理解的境地,只因做著超出限制範圍的事,從此被貼上「女巫」的標籤。在以前是被送上火場燒死,在現代則是被閒言閒語淹沒。
祭司工作不是玩票性質的斜槓副業,想衝再衝、想休息就躺平。稱職的祭司會堅守工作崗位:
即便國君發飆也要如實稟報天象異常,即便旁人質疑也要對自身的草藥專業有信心,即便沒副手也要徹夜整理文件歸檔。
女祭司的逆位提醒我們,面對來自各方的「女巫標籤」儘管會力不從心,卻愈要莫忘初心。
工作上,留意躲在暗處的小人,別只為了息事寧人、或者受到主流意見而動搖自身立場。祭司是人天之間的唯一溝通管道,百姓盲目,你才更因而要傳達準確的訊息。
感情上,說出你的真心話。別為了討好對方、符合對方眼中「合格」的表現而違背自身心意。祭司不做假紀錄,你更不該對自己說謊。
祭司不卑不亢,不用音量大小爭輸贏,他們靠著明鏡似的內心指引走在對的路上。
週一,加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