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對象的單身者不妨積極點交友軟體滑起來、拓展自己的交際圈認識新朋友,曖昧族群則是可以掌握選擇權,不論是選擇不同對象或者是否繼續一段關係,一切操之在你,而且結果都不會差。有伴的人可能正在考慮進一步的承諾,比如同住、結婚、搬家、懷孕等,對你而言做不做選擇或許「都可以」,因此建議做決定前務必聽從自己的心意,不要有「順水推舟」的心態。
部份考慮跳槽、換部門、轉換職涯跑道的人可以開始丟履歷和申請了,先不要煩惱「如果真的應徵上了怎麼辦」,畢竟沒有動作就什麼也不會發生喔。已經在等offer的人和部份待業族群可能會收到不止一個工作機會,選擇時建議把眼光放長遠點來評估。少部份考慮轉職,但卻因現實因素暫時無法實踐的族群,建議趁這段時間做好職涯規劃,分階段進行才不會淪為空想而已。
某次和一個男性友人聊天, 聊著聊著他說:
「很多女生為什麼整天都把時間花在擔心上? 待在原地也不能改變任何事不是嗎? 想到了就去做啊!」
“欸,啊你不是也和沒很喜歡的女生在一起?”
「.........她對我很好。」
“男生真的可以接受跟自己沒很愛的在一起嗎?”
「不要再問我這個了。」
他要結婚了, 跟那個他說沒有很喜歡的女生。
權杖二描述的,是多數人熟悉的日常:
「吃碗裡、看碗外。」
牌上的人通常一手握著已知的資源,目光卻始終望向遠方。
有著一個沒什麼不好的伴侶, 偶爾想著世上是否真有各方面都很契合的人;有著一份沒什麼不好的工作,偶爾想著如果能做自己真正有熱情的事該多有趣。
矛盾的是,那些「沒什麼不好」,卻讓我們覺得「好像可以再更好」,但又害怕跨出舒適圈的未知,於是進入無限期的觀望等待。
權杖二提醒我們遲早要做出決定,雖然權杖二不管選擇已知或未知都不會差,但「皆可」的背後,需要我們連面臨未知選項,都是無所畏懼、欣然接受的態度與勇氣,才會真的「皆可」。
否則,我們將會拿更多理由說服自己待在已知狀態:
另一半還行啦,如果之後找不到更好的呢?工作過得去啦,如果新工作環境和人際我不喜歡怎麼辦?
當評估過所有資源和可能後,問自己一句:
「你敢不敢?」
要嘛放寬心去認真對待已知的選項,要嘛放手一搏挑戰舒適圈外的未知。相信自己選定了,就不會差。
週一,加油。